了解草地螟的病害及其发生规律,采取防治措施。
草地螟属于鳞翅目,又名草坪螟、网螟、黄绿条螟、甜菜螟等。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地。是草坪草的主要害虫。
危害特征:刚孵化的幼虫成群结队地以草坪草幼叶的叶肉为食,而留下表皮。 它们经常在植物上结网来隐藏并以叶肉为食。 因此,它们也被称为草坪上的“草坪网虫”。 幼虫共有5龄。 3龄后,食量大大增加。 它们会把叶子吃成缺口、孔洞和残留的叶脉,导致草坪失去应有的颜色、密度,甚至变得光秃秃的。 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 3~4龄前的幼虫吐丝下垂,随风摆动在植株间移动。 4~5龄幼虫一般不吐丝,下垂。 当遇到振动或触摸时,它们会迅速掉落到其他地方。 蚱蜢有时会成群迁徙并传播其危害,往往会加剧灾难。
发生规律是华北地区一年发生2~3代,成熟幼虫在土表吐丝结茧越冬。 它们于次年五月化蛹并羽化。 一般来说,成虫在五月中旬至六月中旬开花。 幼虫从六月中旬到七月中旬危害草坪。 第一代幼虫于7月中下旬出现。 一般越冬成虫数量较多,常潜伏在低温、阴雨天气等恶劣天气下。 当受到干扰时,它们经常飞得很低且短暂。 成虫具有较强的趋光性,有长距离迁徙的习性。 卵多产于叶背面主脉两侧,常3~10枚,呈覆瓦状排列。
防治方法
1、清除杂草,消灭越冬幼虫。
2、安装频振杀虫灯,诱杀成虫。
3、无污染防治。 2~3岁前喷16000IU/mg Bt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25%芬妥胺混悬剂1500~2000倍液,或20%Mizuli混悬剂1500~2000倍液及其他无公害农药; 或1.2%苦烟乳油800~1000倍防治; 不污染环境,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4.化学防治。 发生量较多时,可喷洒4.5%高效氯氰菊酯1500~2000倍液; 或2.5%功夫乳油2000~2500倍液; 或2.5%氯氰菊酯2500~3000倍液等。
5、保护天敌,如赤眼蜂、伞蝇、双斑尾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