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拉巴特11月29日消息:中国茶香来到摩洛哥
新华社记者许从北黄玲
在飞往摩洛哥首都拉巴特的航班上,空乘人员询问每位乘客是否需要咖啡或茶。早就听说摩洛哥茶很有名,本来很想尝尝,结果空姐眨了眨眼睛说:“这是中国的绿茶。”
温热的绿茶清爽可口,带有清爽的薄荷余味。这就是“薄荷绿茶”,是每个摩洛哥家庭都喜爱的饮料。它是由绿茶、白糖和薄荷制成的。
“摩洛哥人喜欢喝茶。”当没有客人时,酒店接待员阿拉米·哈桑从台面下拿出一些小器皿。杯子。
“我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喝茶。我会在壶里泡浓茶,加水多次。我通常一天喝几次,”哈桑说。
茶是摩洛哥的国饮,但摩洛哥人日常消费的茶叶大部分来自中国。据统计网站Statista数据显示,2021年,摩洛哥在中国茶叶进口国中排名第一。
在拉巴特的主要超市,很多盒装茶都带有醒目的中国品牌,或者用当地语言标注原产于中国。这些中国茶中的绿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春眉”,意思是“宝眉”,另一种是“珠茶”或“火药茶”。火药。” 。
历史上,中国茶叶通过丝绸之路传到阿拉伯地区,再传到欧洲。中国茶在世界各地仍然很受欢迎,尤其是在北非和西非国家。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出口茶叶约36.9万吨,价值约23亿美元,其中大部分销往北非和西非国家。 2019年,非洲第一家中国茶叶公司在摩洛哥成立,中国茶在非洲大陆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阿拉伯人和中国人的品茶方法和习俗不同,但双方都认为茶是待客的好饮品。据浙江金人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叶向东介绍,到访北非马格里布地区时,热情的主人会奉上三杯茶。浸泡时间的长短赋予每种茶独特的风味。
“根据当地的一句古老谚语,三杯茶的意思是‘忠告、提醒、祝福’。第一杯茶苦如死,第二杯浓如生,一杯甜,‘如爱’。” ”叶向东说道。
11月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七次例会在拉巴特举行,“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正式注册。文化遗产名录。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中国传统泡茶方法及习俗’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中华文化的又一标志。”中国代表团团长、党委书记王永健说:“这是该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成果。”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合作局受理申请后,新华社记者接受采访时表示。
哈桑先生闻讯后向中方表示衷心祝贺。 “摩洛哥人都喜爱中国茶。中国茶成功注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感到非常高兴、由衷高兴。”
“这一成功对于推广中国文化非常重要。”叶向东说,“对于许多北非国家的消费者来说,绿茶是他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们通过绿茶了解中国。”这也会发生,”他说。
哈桑了解到,除了摩洛哥人喜欢的绿茶外,中国还有红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香茶等2000多种茶品,并学会了如何喝我了解到这很重要。中国人民的历史表明,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以茶迎客,以茶结缘,以茶结交邻里,以茶交友。以后你可以更多地了解中国茶文化。
“当然,也欢迎中国人更多地了解摩洛哥茶文化。”哈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