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农资讯

日俄对马海战实力对比,日俄对马海战战术分析

日本海海战是1905年日本海军与俄罗斯海军之间发生的一场海战。日本海军和帝国舰队击毁了31艘俄罗斯军舰,杀死了5000名敌军士兵,以损失9艘战列舰、死亡117人的微薄代价,取得了令人震惊的俘虏战绩。在这次海战中,日本彻底击败了由38艘战列舰组成的俄罗斯第二太平洋特混舰队,消除了俄罗斯在东北亚的影响力,确立了自己独特的地位,也向世界展示了日本海军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事实证明。同时,也为入侵东北和中国埋下了伏笔。

历史回顾海战起因:日俄战争爆发后,俄罗斯太平洋舰队节节败退,杰出海军上将马卡洛夫在旅顺港海战中连舰沉没。为了扭转远东地区的不利局面,重新控制海洋,俄罗斯政府决定在波罗的海舰队中组建第——特混舰队,即第二太平洋特混舰队,开赴远东。与英国结成军事同盟的日本向俄罗斯海军派出大军,是为了与俄罗斯在远东地区竞争,消除俄罗斯在东北亚的影响力,确立自己的地位,为皇家海军扫除障碍。决心给予打击。入侵中国东北和朝鲜。

舰队构成:日本联合帝国舰队构成:第一舰队——“三笠”号(旗舰)、“敷岛”号、“富士”号、“朝日”号、“春日”号、“西新”号第二舰队——“出发”号“君美”号浅间」、「常磐」、「东」、「八云」、「岩手」,第3 队—— 「笠木」、「千岁」、「二鹰」,第4 队—— 「浪速」、「高千穗」、「明石」``对马队5队——“严岛”“金元”“松岛”“桥立”第6队——“须磨”“千代田”“秋津”。还有21艘驱逐舰和57艘鱼雷艇。司令为海军上将东乡平八郎。

俄罗斯第2太平洋特混舰队由第1支队——“苏沃洛夫王子”号(旗舰)、“亚历山大三世”号、“博罗季诺”号、“鹰”号,第2支队——“奥斯利亚”号、“比亚”号、“西索伊”号组成。由“Veliki”组成。“纳瓦林”号、“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第——支队“尼古拉一世”号、“乌沙科夫海军上将”号、“森亚文海军上将”号、“阿帕欣海军上将”号巡洋舰中队:“奥列格”号、“阿维拉尔”号、“莫诺马赫”号、“德米特里·顿斯科”号”、“E”、“斯维特兰娜”、“钻石”、“珍珠”、“祖母绿”。还有10艘驱逐舰和8艘辅助舰。指挥官是罗热斯特文斯基海军上将。

战斗历史:1905年5月27日凌晨4点45分,日本辅助巡洋舰信浓丸号首次发现了俄罗斯舰队。 5时05分,东乡平八郎命令全舰队出击,一小时后日本舰队开始追击俄罗斯舰队。晚上11点15分,双方进行了初步交火。 11时30分,俄罗斯舰队司令罗热斯特文斯基下令改变队形以利于战斗。到下午1点30分,日本和俄罗斯的距离已经不到十海里,而俄罗斯舰队还没有从混乱的队形中恢复过来。下午2点05分,东照大胆地在敌人面前下令进行著名的“掉头”,以获得有利的攻击位置。 2时08分,俄罗斯舰队旗舰苏沃洛夫亲王号率先开始炮击日本舰队。 02时11分,日本舰队旗舰“三笠”号完成转身反击,双方主力舰在6000米内开始炮火交战,日本海海战正式拉开帷幕。

日本舰队在六分钟内完成了一个“U”形转弯,逐渐接管了T形十字头,滑过俄罗斯舰队,攻击了领头的俄罗斯战列舰。日本舰队转弯时,俄罗斯舰队击伤了日本出云号和浅间号两艘装甲巡洋舰,但转弯后,日本舰队利用了其航速高、射速快、炮弹多的优势。武力优势逐渐控制了战场。俄罗斯舰队旗舰“苏沃洛夫王子”号遭到日军密集炮火的击中,其舵被损坏,舰队司令罗热斯特文斯基也受重伤,整座舰桥被震碎,被迫撤退。远离战线,漂浮在海上。俄罗斯舰队顿时陷入混乱,无法控制。俄罗斯第二分舰队旗舰奥斯利亚比亚号在六艘日本军舰的炮击中严重受损,900名船员中有300多人生还。随后,失去统一指挥的“亚历山大三世”号、“博罗季诺”号、“鹰”号、“西索伊大利基”号战列舰也遭受了严重损坏。

下午2点45分,双方巡洋舰开始激烈交锋,主要是日本第3、第4战斗群与俄罗斯巡洋舰分队之间的交锋。战斗中,三艘日本巡洋舰严重受损,几艘俄罗斯辅助舰被点燃。到下午4:00左右,俄罗斯舰队被击溃,通往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海上航线被切断。硝烟中,两支舰队频繁失去联系,航线混乱,两军开始混战。 4时45分,日军第5、第6战斗群加入战斗,很快俄罗斯巡洋舰“斯维特兰娜”号被击沉,另一艘较旧的巡洋舰“顿斯科伊”号包围了日军两艘巡洋舰,造成伤害后顽强抵抗。 (浪速号和音羽号),其船员为了避免被捕而被凿沉。

奥列格号、奥罗拉号、珍珠号以及其他几艘驱逐舰和辅助舰未能向北突围,向南逃往菲律宾。双方战列舰分别于4时45分和5时30分两次交战,但俄军战列舰受损严重,无法发起强力攻击,导致三艘战列舰相继被击沉。晚上7:00,严重受损的战列舰“亚历山大三世”号沉没,船员全部遇难。十分钟后,博罗季诺的弹药库被日本富士号击中,被摧毁。这导致锅炉爆炸,船立即沉没。海上的旗舰“苏沃洛夫王子号”仍然受到日军的炮火攻击,但俄罗斯驱逐舰“愤怒”号接近旗舰并收治了船上的伤员,其中包括舰队司令罗热斯特文斯基。 07时20分,日本驱逐舰发射鱼雷,最终击沉“苏沃洛夫王子”号。晚上7点30分,日军重舰全部撤出战场,准备鱼雷艇和驱逐舰的夜袭。白天的战斗结束了。

28日晚7时30分至凌晨5时,日军21艘驱逐舰和37艘鱼雷艇对剩余的俄军舰艇发起鱼雷攻击,但俄军第3支队大部分无法进行反鱼雷攻击训练,因为我没有幸存。收到了。 “西索伊维利基”号、“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和“纳瓦林”号大部分被鱼雷击沉,但其船头也被击沉。虽然被鱼雷炸飞,发射鱼雷的日本鱼雷艇顽强沉没,但随后身受重伤,于凌晨5点被船员击沉。

凌晨5点刚过,俄罗斯舰队余部缓缓驶向符拉迪沃斯托克。然而上午9:00,该舰再次遭到日本舰队的包围,俄罗斯舰队司令涅博加托夫少将在遭到日本舰艇的猛烈炮击后决定投降。 10时53分,尼古拉斯一世号、阿普拉金海军上将号、谢尼亚文海军上将号和鹰号四艘战列舰投降。舰队司令罗热斯特文斯基携带“鲁莽”号也向日军投降。然而,其余船只进行抵抗,要么沉没,要么成功逃脱。看到日军的劝降信号后,乌沙科夫海军上将号的俄罗斯士兵果断以炮火回应,阻止了这艘以俄罗斯著名海军将领命名的军舰落入敌手。船长下令将这艘船凿沉。 “翡翠”号巡洋舰在撤离至符拉迪沃斯托克时触礁搁浅,被船员击沉。其余船只逃往上海、马尼拉、马达加斯加等中立港口,最终只有钻石号巡洋舰和另外两艘驱逐舰逃回符拉迪沃斯托克。

胜利的启示日本海海战在日本和俄罗斯的海军发展史上都极其重要,尤其对日本具有深远的意义。在日本与俄罗斯之间的日本海海战100周年纪念仪式上,一位历史学家表示,“日本海海战标志着日本作为现代军事强国的崛起。”日本海的诞生标志着日本海军发展的开始。” 19世纪末,十年的转型终于成功。胜利的启示是什么?

爆料之一:打造特种舰队——,提升整体作战能力

日本意识到,要创新其海军,就需要创建一支在许多方面都独一无二的新舰队。主要方法有:第一,投入巨资建设现代化海军舰队。经过包括甲午战争在内的多次海战,日本海军意识到自己的舰队军事实力不足,决定组建一支新舰队来应对西方海军舰队构成的威胁。这支新舰队总共包括六艘主力舰。

日本海军投入巨资从英国购买了四艘新战列舰,并自行建造了两艘。第二,实施航运转型,要真诚学习其他国家海军发展经验。为了使舰队在装甲防护和武器弹药方面优于世界上任何其他海军舰队,日本海军采用先进的装甲技术改造了四艘新的英国建造的战列舰,同时考虑到速度和主炮。该口径与另外两艘已经建造的战列舰相匹配。

这使得六艘战舰能够作为独立的作战单位最有效地发挥作用。三是完善舰队作战组织结构。当时很多国家都只是在建造战列舰。不过,由于日本海军是仿照陆军建造的,而且步兵在任何战斗中都需要炮兵、骑兵、工兵等其他军事单位的支援,所以战列舰也需要少量其他军事单位。是。一些战舰可以在海战中补充他们。

日本海军敏锐地意识到,舰队发展应该是全面的。这意味着装甲巡洋舰可以用来搜索和跟踪敌人,小型鱼雷艇可以用来攻击海岸附近入侵的敌人。由此,建造了不同类型的舰艇,舰队的作战组织结构进一步完善。

天启2:改进武器弹药——增加战场杀伤力

尽管日本海军的大部分技术和结构设计来自西方国家,但其发表的论文不少,撰写的论文多篇,主题涉及军舰炮弹的装弹特性、弹体和引信的厚度等。独特的创新。与传统火药相比,下濑火药(译者注:法国发明的炸药)需要在高压和高温下引爆,引爆后威力极大。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这种炸药的性能,日本海军采用了更薄的药筒,不仅增加了装药量,还增强了爆炸效果。在引信改革方面,日本海军打破常规做法,采用了新型速射冲击引信,撞击后立即爆炸。日本陆军的这种技术组合在现代海军发展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违背了当时的海军战术理念。过去,炮弹穿透敌人的船体并爆炸。

当时海军使用的弹药主要是极其坚硬的穿甲弹,这种炮弹射入舰体后会引起内部爆炸,造成最大程度的破坏。日本军方认为,特种弹药可以在不击穿舰艇装甲的情况下杀死敌方甲板上大量现役部队。在日本海海战中,日本海军将这种弹药与现代液压控制主炮技术相结合,给俄罗斯海军造成了惨重损失。

启示3:战术原理—— 创新释放新型战舰潜力

战术原则的创新应归功于1888年成立的海军参谋学院。这个学院以发展新的海军战术为基础,开发新型战舰的作战能力,极大地促进了日俄战争时期日本海军的革命性发展。该大学负责教授海军理论,包括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Alfred Thayer Mahan)(译者注:1840-1914,美国海军军官和历史学家。《海上力量对历代的影响》)等著作,该公司非常重视引发竞赛的因素。第一次世界大战),还强调海军战术的实际运用以及指挥员在激烈战斗中的思维和决策能力。日本海军思想家借鉴西方海战思想、自身经验以及许多实战成果,形成了联合舰队编队战术。其中心思想是要求日本海军的军舰拥有比对手更快的航速和更灵活的机动性。

基于这种战术思想,日军意识到,每艘舰艇集中火力发挥最大效果的编队不是纵队编队,而是将舰队置于敌舰前方,形成T字形编队。战斗中,它利用其独特的T字形队形对付敌人的垂直队形,极大地展示了交叉火力的有效性。在充分吸收了英国海军上将杰基·费舍尔的观点后,他认为如果交战双方都采用水平编队,机动性最强的舰队就会赢得一场胜利。 )型战术被纳入“L”型并进一步创新。并进行了改进。

考虑到使用“T”战术的弊端,可能会让敌方从己方编队中逃脱,日本海军应该暂时组成机动欺骗编队来辅助主攻思路。第一个纵队与敌人正面交战后,另一个纵队从意想不到的方向攻击敌人,两个纵队逐渐包围并阻止敌人,形成类似“L”字形的队形。他们无法逃脱。这两种战术集中了日本军舰的速度优势和优越的机动性,在日本海海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发表于《军事文摘》杂志。作者:胡琪、刘光耀、张雪慧。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转载自《军事文摘》”。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