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三定
上海女作家朱萍创作的笔记本小说集《天井》,生动地描绘了上海特有的各种典型石库门建筑,对石库门一百多年的建筑历史和发展史进行了准确的记录和详细的描述。它再现了石库门人的生活状态、日常风俗、各种生态,生动地描绘了石库门人的喜怒哀乐,特别是爱情的世界,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新的文学世界。的世界。景观。
石库门是一处独特的建筑景观,它的历史命运与上海百年来的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作品表明,上海石库门是上海老城的代表性建筑风格之一,集中体现和体现了上海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社会经济发展。它不仅是上海人居住的地方,也是体现上海文化精髓的建筑形象。这种建筑形式赋予上海城市更加独特的文化历史价值。因此,上海石库门至今仍深受人们的重视和喜爱,成为上海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史料记载,上海第一座石库门始建于1866年。当时,1872年,在兴仁里(沿宁波路)建了7座石库门房屋,在兴仁里的门牙建了24座石库门楼。当时,外国建筑师在设计中融入了许多中国元素,并在建造时融入了当地的工艺,以吸引中国人在那里租住并建造了门小寺房屋。这种风格在日本很少见。这就是石库门的由来。以后要建的石库门房子,很多进去都会有一个庭院(这就是为什么这本小说集叫《天井》),建筑高有两三层。 1930年前后,石库门随着新街道和花园洋房的发展,逐渐成为下层居民的居住地,而后逐渐成为棚户区。 1990年前后,由于上海城市发展的需要,上海市政府开始对石库门进行大规模的拆除和改造。目前,上海大部分石库门建筑已被拆除,市中心仅存少量石库门建筑。 2011年,石库门胡同的建筑技艺被登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此,上海石库门创造了历史。《天井》 石库门和石库门活生生的、有形的、看得见的历史,以小说和艺术笔触的形式保存下来。
《天井》塑造了生活在石库门的多个不同时代的女性形象,将她们的人生经历、人生命运、爱恨情仇描绘得细致而生动,非常令人感动。该书第一章《兴仁里最有钱的弄堂》讲述了1870年代末,富有的赵氏家族在兴仁里购买了一条面向石库门街的胡同,并纳了一个比他小30多岁的第四个小妾。 据记载,她嫁给了先生。荣。敏月),两人感情深厚。方从容为赵氏全身心投入家务,结婚十多年,生下一男一女。但没有什么是永恒的。 1890年,68岁的赵先生不幸中风,此后方从容先生义无反顾地掌管了赵氏家族的全部生意,并于2016年6月开设了苏州绣花旗袍店。 “明月”已开。辛连里。苏州刺绣旗袍专卖店“明月”越来越红火。方从容是一个道德高尚、重情重义、聪明能干、与时俱进、事业有成、对家庭有贡献的女性形象。第二章《慈厚南北里飞入“玉蝴蝶”》石库门,写于奇南里,方从容之女盘儿生下一女昙氏。 1922年,初中刚毕业的唐鑫瞒着父母加入了上海明星影业公司,因为皮肤白皙、身材修长,很快就引起了大牌导演的注意。之后,她取艺名“玉蝴蝶”。虽然父母反对谭曦出演电影,但祖母范从容给予了她理解和支持,谭曦后来加入了上海最大的亚洲电影公司,成为上海最顶尖的电影明星之一。唐四对民国时期上海珠宝世家的富家公子李远志着迷。唐斯对李远志并没有什么感情,因为他一心扑在电影事业上。直到唐斯拍电影时失火,李元志勇敢救他并打伤他,唐斯感动,有情人终成眷属。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谭曦已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和现代色彩的女性新形象。第八章《福康里过街楼倩影》 以下章节写于改革开放后的石库门、福康里。 女建筑设计师苏叶事业有成,丈夫徐景墨却在娱乐圈如鱼得水,总是忙着拍电影。我有日程安排,没有时间照顾我的家人和亲人。此后,业内盛传徐静默与某女主泽兰出演假戏,并因戏相恋。苏业伤心地责备了他一次,徐景墨却继续说,一个在北京忙着拍戏,一个在上海忙着工作。可疑的。苏业是改革开放后事业取得巨大成功,但在爱情、婚姻、家庭上却失败的典型人物,具有一定的悲剧基调,令人深思。上述女性形象不仅带有她们所处历史时期的痕迹,而且具有她们自己的情感和性格特征。
《天井》在艺术上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自己的成功追求。首先是设计笔记本小说格式。注释体是中国传统小说的一个重要类型,产生了许多有影响的注释体小说。传统的中国笔记本小说往往没有一致的人物或章节之间相同的场景,但在《天井》中,多个人物出现在多部作品中,石库门建筑成为人物活动的共同主题。因此,整本书的联系就更加紧密了。二是人物形象的真实刻画。第三章写的是“一鸡山”(白薇)的病。 “生病的‘易珊’斜靠在一张三人皮沙发上。她刚刚服了草药,正趴着,半睡半醒。长发自然卷曲,如同几根细丝,漫不经心地趴在地上。她的椭圆形小脸憔悴、苍白、透明。月光透过乳白色的纱门照进来,仿佛有柔和的月白色,如薄雾一般,洒落在她的身上。这部作品是关于生病时使用的“香”,“描绘得生动逼真,让人看得见、摸得着、摸得着。”这次也是对人物心理的刻画。都用得很精彩。在第八章中,苏业的心理解释如下。有一天,她在云涛轩画展上看到吴昌硕的一幅画,当她看到旁边的题字时,她明白了很多事情:“选个高处,站着,落地。”坐下来。问问自己,“当今的世界是惊人的真实,但过凡人的生活和过自己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呢?”这种从他人身上汲取灵感、领悟人生真理、领悟人生哲学的过程常常揭示出。人物灵魂的微妙之处。 (余三定)
来源:中国美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