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一直给人一种茶界“洋宗师”或者老前辈的感觉。而且其中的细节太多,很多第一次喝普洱茶的朋友常常会感到困惑。今天我就来讲解一下七子饼茶的基本概念。
普洱圆茶又称普洱七子饼,因将茶叶压成圆形,每筒装七片而制成,故称“七子饼茶”。公元1729年(雍正七年),清政府正式置普洱县,并在普洱县设立贡茶厂。普洱茶正式注册于1732年,编号为《贡册案》。它变得闻名于世。普洱茶直到清末才开始销售,被乾隆皇帝称赞为“圆如三秋明月,香如九带兰”。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记载,雍正十三年,清政府颁布规定,当时的糖果和茶叶数量为“七包”。清斤(1斤=16条鱼):1斤=590g1斤=36.875g
也就是说,当时的一条鱼大约有36.875克。据《七圆一管重四十九尾》记载,仅重约258克。
1959年,国务院颁布第《国务院关于统一我国计量制度的命令》号条例,规定“每块16尾改为每块16尾”。从此,一尾正式变成了50克。
但按照传统的七饼来说,7筒350克/个2.45公斤。
因此,为了便于交易和统计,最终决定每块饼增加7克,最终将七子饼质量标准定为357克,每个规格的重量也缩小到了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