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的另一座历史建筑已改建成博物馆。
3月8日,上海久知美术馆第十八艺术空间在外滩18号楼开幕。
笔记
18 乐队
这是继外滩九牛美术馆开馆后,九牛集团在外滩国际大厦开设的又一文化艺术展示空间。
第一个向公众展出的展览是法国艺术家陈维德的绘画展《从塞纳河到黄浦江》。展览为期两个月,免费向公众开放。
在古典建筑中欣赏艺术山东一路18号楼,原名麦格理银行大厦,是上海历史保护建筑。外观呈现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
外滩18号线夜景
技术美术馆18号艺术空间位于二楼,面积约1000平方米,由南北长廊、东侧展厅、艺术家工作区组成。
居民可以在这里短暂停留,不仅可以观看艺术展览,还可以近距离欣赏建筑。
展会场地
透过博物馆面向外滩的窗户,市民可以欣赏到浦江对岸的陆家嘴全景,直观地感受到新旧建筑的对比,了解上海的历史变迁。
陈伟德《上海延庆里》
据介绍,与同样位于历史保护建筑内的外滩九知美术馆不同,18号艺术空间未来将作为古典绘画艺术的私人展览空间,与外滩馆相辅相成。定位。我们将展出优秀个人作品,聚焦上海著名的海派艺术。
陈伟德作品《外白渡桥》
外滩美术馆建筑群正在建设中。这些建筑的业主——久事集团正在认真考虑在外滩沿线的历史保护建筑内建立两个公共文化空间。
去年外滩馆的开业,是帝狮集团打造公共文化服务的第一步,获得了高度评价。十八号艺术空间的成立,是落实市委、市政府“以创新思维推动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要求的重要一步。同时,这两个场馆的开业也标志着房东博物馆社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在久石集团的规划中,博物馆社区的建成将进一步挖掘外滩地区的文化特色,进一步丰富外滩建筑的艺术人文软环境,擦亮上海的文化名片。外滩。
陈伟德工作《雨后的巴黎街景》
陈伟德作品《塞纳河畔的书摊》
陈伟德首个绘画展《从塞纳河到黄浦江》 18艺术空间的开幕是法国艺术家陈伟德的首个绘画展《从塞纳河到黄浦江》。
法国艺术家陈维德,1957年8月出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美术学院。 1985年赴法国巴黎高等美术学院皮埃尔·卡隆教授工作室学习。留学期间,陈维德致力于研究和改进传统绘画技法,开始创作彩色玻璃艺术。
1993年,陈伟德回到上海,将欧洲古典彩绘玻璃艺术引入中国,串联起100年前由法国传教士创立的上海土山湾彩绘玻璃工艺创作史,开创了新中国第一人。创造彩色玻璃艺术。中国。
陈伟德素描
此次展出陈伟德各个时期的绘画作品110幅,横跨油画、粉画、素描、玻璃画四个类别,创作时间跨度35年。
陈伟德作品《理发店》
陈伟德静物画
陈伟德静物画
此次展览不仅展示了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也非常符合艺术家自身的留学法国经历以及外滩建筑中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上海的都市气息。
《从塞纳河到黄浦江》——陈伟德个展时间:3月9日至5月7日(每周一闭馆10:00至16:30)展览地点:上海九牛博物馆(中山东一路18号)
展会温馨提示:
即日起,市民可通过上海九诗馆小程序预约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