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就广东省“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工作进行视频调研。学习会设在全国政协为主会场,省政协、省自然资源局、广州市有关负责人参加、东莞、佛山等城市。其他城市将在各分会场通报相关情况。
去年7月以来,广东省作为国家“三区三线”划定试点省份的指导,依托“一图”土地,开展了三项试点。空间规划衔接65个专项规划和4100个专项规划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实施,促进“多规合一”。
“目前,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正在省人大常委会审议,‘三区三线’划定试点工作已顺利完成,国土空间利用管理持续优化“这涉及到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广东省自然资源局综合规划处处长朱江说。
南方日报记者于家明通讯员刘庆玲
严格划定城市发展边界
“三线三区”是城市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种空间类型,以及相应划定的三个管理区域:城市发展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
会上,朱江表示,广东省把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放在首位,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用地优先顺序、生态保护红线、城市发展边界等组织试点规划工作我介绍说我在那里。
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广东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有效划定保留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用地。朱江表示,根据2020年土地变化调查数据,广东省现有耕地面积2848万亩,中部地区耕地面积2732万亩,占现有耕地面积的96%。全国2832万亩稳定农田中,2549万亩确定为永久基本农田。
关于生态保护红线,广东省初步划定生态保护红线7612万亩。朱江说,“我省生态保护红线覆盖主要水系和山地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包括全省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14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55种。
为防止城镇无序扩张,广东省将在确保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等资源终极约束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城市未来发展需求,严格界定城市发展边界。
朱江表示,广东省严格执行比例管理要求,各城市设定的城市开发边界不超过当前城市建设用地的1.5倍,其中2140万亩为城市集约建设用地。占开发边界围合面积的80.5%。
广东省建立了“三线管理”管控机制,制定了支持“三线管理”的管理政策,制定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用地、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区等管理政策。推出专项保障制度,同时构建智慧规划监测评估预警系统,对国土空间规划实施中违反约束性指标的风险及时预警,全面建立规划实施评估。对耕地保护、生态建设、土地利用效率、碳汇能力等进行有效评价,及时进行优化调整。
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便利性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土地空间和城乡人居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朱江表示,鉴于当前广东省城镇人均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情况,广东省将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空间保障,政府正在推进服务设施建设。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基本养老设施所需空间全部得到保障。以15分钟社区生活区为基本单元,因地制宜配置社区卫生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图书馆、体育公园、养老设施等,推广高度便利的商业设施并在该地区全面发展。我们将为当地居民的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同时,加强城市发展边界内重要生态景观廊道、绿道、公园等结构性绿地和水体等蓝绿开放空间建设,调整优化城市水系布局,构建完善绿地网络,打造组织有序、结构完善、功能齐全的城市公园体系。
如何支持国土空间高质量开发?朱江表示,广东建立了差异化的资源配置机制,全省建立了差异化的资源配置机制,土地开发程度、年均新增等多种因素。他介绍,增量用地是通过多重因素测算审批的,框定了全市建设用地总规模。它迫使我们转变和升级我们的开发实践。在年度规划指标安排中,充分保障绿色低碳项目建设,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效益项目准入。同时,建立地方国土空间规划重大项目清单动态管理和空间保障机制,对纳入国土空间规划重大项目清单的线性基础设施实行项目清单制度。正在规划中。
在开发建设用地方面,广东省积极推进以“三旧”改造为核心的城市更新,全面推进乡镇工业园区持续改造,推广“绣花风”,积极考虑城市更新绿化。以乡镇为基本实施单位,积极推进全区土地综合整治,全面推进耕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乡村生态保护修复,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区域全面振兴。
广州197条河道彻底消除黑臭
近年来,广州以国土空间规划为重点,以旧城复兴为重点,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实施路径。会上,广州市副市长陈杰提供了一系列数据。广州打造绿色路网3800公里,绿化道路778公里,登山步道1000公里,粤南古驿道11条,建成采石场、矿山1215个。通过绿地整治和修复,全市197条河流黑臭河道全部消除,PM2.5平均浓度连续四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陈杰表示,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特大城市,不断探索土地混合利用方式和路线,探索现有公共交通的立体化应用和绿化提升改造。现有土地空间并受益于综合开发。邻避设施一景。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新社会阶层联合会主席黄希钦在致辞中表示,国土空间规划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领域,拥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很少。资格。国土规划、城市规划资质合并为区域空间规划资质,导致规划同质化,简化申请流程,满足市场需求。对于如何调和中长期规划与地区近期经济发展要求的矛盾,黄希勤表示,国土空间规划不仅有省区之本,还具有省区之间的作用。建议充分考虑分工和协调。地区。